为了提高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制作标本的技能,提升解剖学教学标本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人才培养的需求。6月23日上午,由学校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共同举办为期7天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制作培训班暨结业典礼在5栋2楼录播室召开,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黄秀峰教授、主任助理周敏副教授,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钟斌教授,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黄昌盛教授,以及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出席结业典礼。
据悉,本次培训班邀请了黄河科技学院的贺前进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培训班分为标本取材和标本制作两个阶段进行,前三天主要培训如何规范取材,既能取出结构完整的标本,又能最大化利用珍贵的大体资源。后四天主要培训标本制作的技巧,包括钝性分离、锐性分离等常用的分离手法,并重点培训神经系统、脉管系统等内容的标本制作技巧。通过学习制作标本,青年教师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从而使自己的解剖学知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结业典礼上,黄秀峰教授首先代表全体学员对贺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班所取得的效果。她表示,标本制作的过程既体现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的人文理念,也实现标本实用与美学之间的融合,通过动手操作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生奠定基础。

黄秀峰教授作培训总结发言
接着,学员代表甘珏方老师发表了学习心得,她表示参加本次培训,学习到很多标本制作的技巧,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们能互相交流解剖实验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如何制作出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标本,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班能够多开展。
甘珏方老师代表培训学员分享学习心得
随后,黄秀峰教授为贺老师颁发指导老师证书,钟斌教授、黄昌盛教授、周敏副教授分别为学员们颁发培训合格证书。(文/杨照英 图/欧阳若昀)
培训学员合影